只要你努力了,就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
——读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后感
西南大学10春 胡英
刚拿到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这本书时,我就感到非常疑惑,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真的那么简单吗?为什么是56号教室?这里的奇迹到底是什么呢?带着这些疑问,我翻开了这本书,开始忙中偷闲地看,并回想自己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一年的教学生涯,记录下自己点点滴滴突然涌进脑海的想法。
序幕:一间教室的容量是无限的
一间教室的容量到底有多大?和许多人一样,我最初的想法就是,一间教室,也就摆那么多桌椅、柜子,东西太少就缺少安全感,东西太多又觉得压抑。但当我看完尹建莉为这本书写的序时,我恍然大悟:教室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国度,而我——作为班主任,不正是这个国度的主宰者么?相对于其他市中心的学校来说,属于我的领土的确不够大,但它给人的感觉却是我可以改变的。就像尹建莉说的:决定教室尺度的是教师,尤其是小学教师。他的面貌,决定了教室的内容;他的气度,决定了教室的容量。所以,我会努力让自己的教室变得无限大。
镜头一:关爱
看了书,我们不禁要问: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?从本质上来看,这是因为他有爱心,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了心上。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,在书中随处可见。
雷夫老师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,早上6:30到下午6:00,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,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一直工作,假日中的每一天从早上6点一直到下午5点,他都在无偿地教学生,没人付钱给他,更没人强迫他,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正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。
雷夫老师所在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家境贫困,家里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,为了让他的学生爱上阅读,雷夫老师以家为中心,找了十几个二十英里以内的公共图书馆的地址,用一晚上的时间计划路线,之后开始一家家去借。当他知道有一家图书馆有六本他想借的书时,他欣喜若狂,可是没想到,图书馆规定同样的书一个人只能借一本。但他并没有放弃,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,他不停出入各个图书馆,在离开某个图书馆后的一个小时内,又改头换面地再次进去借同样的书,有时会戴上眼镜,有时会戴上帽子,有时还会戴个假胡子。经过这许多周折,他终于得到了所有他想要的书!正如雷夫老师自己说的“什么也阻挡不了一个有创意、有奉献精神的老师。即使规矩阻碍了你,假如你真是一个好老师,无论怎么样你都会为孩子们争取每一个机会!”一句多么简单的话,但要去兑现它,得付出多少努力与艰辛,面对多少困难与挫折,可是凭着爱,雷夫老师做到了!
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有一颗挚爱儿童的心。”我认为,在我仅有的一年教学生涯中,我应该也能算得上是个用心的老师。班里有几个被同学歧视的后进生,在我一年的鼓励和个别辅导下,很好地融入了集体之中,成绩也上了一个层次。空闲时,孩子们都会抱着我撒娇,和我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;知道我喉咙不好,他们会拿着润喉片小心地塞进我的嘴巴,说:胡老师,您总是很忙,我们怕您忘了吃药,所以看着你吃……我对他们付出了关爱,所以才得到了他们同等的回报。但是,我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好老师。我们班是人尽皆知的吵班,早读前的时间总是不够自觉,于是我规定学生早晨到校后五分钟整理书包和上交作业,然后阅读课外书并做些简单的摘抄。有值日班长监督,早读铃声一响就上交摘抄本,当天批改。半个月的效果很是明显,但因为早读时间比其他班少了10分钟,值日老师几次询问情况,我开始退缩,是不是我让所有学生都变成了异类?最后,我在固有的规矩面前还是选择了放弃,虽然有很多无奈,但我最终还是没成为雷夫老师所说的“什么也阻挡不了”的好老师。
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高低,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心不能有高低。我们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,学生心里才有你这个老师。对于那些发展慢的学生,我们只有付出更多的爱,才有可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、信心与激情,才能化解他们心底的自卑,我想,这也是学生最希望的!
镜头二:专注
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一天在化学实验上,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,眼里含着泪水。为了不让她掉队,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。由于灯芯太小,所以雷夫将头靠得离酒精灯很近,由于很专注,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。起初读完这段文字、看完插图,我不由自主地大笑,我甚至觉得这个雷夫老师就是憨豆先生。但当我看到插图下面那两行字:“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,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,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!”我被深深地打动了。我们说:一个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教学并不少见,一个教师为了工作做出牺牲也实属正常,但是一个教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教学,并且将这种专注视为是正确前进方向的指引,那么这位教师已经把自己原本单纯的职业变为了自己的信仰,这才是教育的真谛。雷夫老师做到了!
回想自己的工作,我的专注仅限于课前大部分的备课。当我预习完一篇课文,很感兴趣时脑子里就会有许多设计,再通过阅读四、五篇名师教案,抽取其中的精华部分融入自己的设计之中,这样的快乐和满足让我时常忘记了时间,因此过去的一年时间里,因为备课而大半夜睡觉的例子实在太多。但相较于课前备课,课后的反思少了些专注,而且也常常只是针对一篇课文,少了类别的、系统的归纳。雷夫老师这样的专注,也许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尝试,慢慢摸索。
镜头三:信任
过去的一年时间里,我一直与孩子们保持很好的沟通,课上他们积极发言,午餐秩序井然,一直认为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,是我的教导起了作用,我甚至还为此沾沾自喜。但当我看了雷夫老师写的话,“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,那就是‘害怕’”,现在想想真的很有道理,有部分孩子举手是因为我说过:有些同学从没举过手,我要点名了;午餐有秩序,是因为我说过:谁要是再讲话,我就不分饭了……现在看来,在我的教室里,也同样被“害怕”这种东西控制着。我想,以后的教学中,我不会再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。
当我看到雷夫老师“以信任取代恐惧”的做法时,提到他自己有问必答。他说:“你提出的问题以前有没有人问过不重要,我是否觉得疲累也不重要。我必须让孩子们看见我热切希望他们理解,就算他们听不懂,我也不以为意。”看完他的话,我觉得如此惭愧,我正是学生艾伦口中的那位不耐烦的老师,我也曾说过这样的话:我不是已经讲过好几遍了啊,你在听什么?这样的我只会让学生感到恐惧,为人父母、师长的我们,总是对孩子们发火,往往也气得很有理由。然而,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,绝对不该感到沮丧。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,打造出立即、持久,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。
好在当我回顾过去一年时,我也做了些值得学生信任的事。我们班有个图书角,但当我让学生把自己拥有的好看的书本拿来教室时,孩子们大都拒绝了。问其原因,他们说以前拿来的书,等到期末时一些都不见了。我理解孩子们的想法,因为我小学时很珍爱的一套限量版的绘画本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就是在教室莫名其妙地消失的。孩子们本来选择相互信任,但随着这些书本的消失,信任也随之瓦解。于是我制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,安排两名学生负责检查书本的污损,每天放学清点书本的数量。并且组织了一次关于诚信的班队活动,我告诉学生:你做错事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了承认错误的勇气。诚信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,如果你不小心拿了别人的书,可以偷偷地放我办公桌上,我也会帮你保密。我相信你还是一个好孩子。果然几天之后,几本失踪了的书被小心地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,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:胡老师,对不起我错了。以后我再也不会做这种事了,请您为我保守这个秘密好吗?当我拿着书走进教室,学生们议论纷纷,都在猜测谁是拿了书的人。我让学生们不要再去追究,而是为那位及时改正的学生鼓掌。我可以看到那个孩子眼里的泪水,赢得了她的信任,因为我帮她保守了秘密,在今后的日子里,她一定也会对别人付出信任。
雷夫说:身为大人的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,去让孩子们知道测试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个部分,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。我想:拥有雷夫老师的信任让孩子们感到自豪,他们不想失去这信任。这就是56号教室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地方。
镜头四:接受失败
我以为,雷夫老师最后的学生都是成功的,但是他写道了这样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的事,他教过的两个学生回到学校,向教室投掷烟雾弹,恣意毁坏公物,雷夫老师的车辆是第一个被下手的对象。他一连好几个星期都睡不好,不断地反问自己。是啊,任何拿出真心、诚意对待教育这份工作的老师,都会暴露在惨痛失败和心碎失望的风险下。关键是你能不能接受这些失败的例子,我想,偶尔失败的例子并不能让人对你贴上“不合格”的标签,它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努力地前行,成功本就是由失败一步步累积而成的,只是这其中少不了你的反思。
记得雷夫老师在自序中的那句话: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,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。毕竟,教育是没有捷径的。
努力了一年,我的教室里也有学生改变得不是很明显,但这真的不能说我不努力,更不能说我努力换来的是失败。因为——“我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灵魂,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拯救自己的灵魂”。人都是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成长的,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决定闭上嘴,让孩子们自己去摸索”,我不仅要让自己接受“失败”,更要让学生接受失败。
结尾:努力——奇迹
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,但是对于雷夫来说,教书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。“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”,说来简单,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。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这本书中更多的是美式理念的体现,他们的教学管理有些例子、做法不一定能够模仿、应用到我们实际的教学中,但以上的几个镜头让我明白了:只要用心去教育学生,用心去感动学生,我们就会和谐相处,达到教育的目的。引起我心灵颤动的更是因为雷夫老师的自省和不断思考的态度。曾经他自认为自己的科学课上得很完美,并让他的继女来欣赏。女儿一句“将来没有一个学生会成为科学家或从事研究工作”的话,使他陷入了思考,最终找到原因,改变了方法。后来的学生不断地有科学家或医生等科研工作者出现。
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,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初衷都是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一切。”我想,做为一名老师,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,时刻不忘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,用信任取代恐惧。新一学年又将开始,我又将教给学生什么?我会好好利用这些思考,付出我最宝贵的东西——时间,让我的孩子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。我相信,只要你努力了,就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