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求学路
11春会计 何云
我说有那么个女孩,她的求学之路与其他同学不同,她为了能继续读书,曾经去寺庙拜菩萨、许愿,请求菩萨保佑。也许你并不会相信,因为这听起来似童话里的故事。不错,那女孩就是我。
就在我小学刚毕业的时候,父亲明确的告诉了我不让我继续读书的消息,绝望、落魄亦无可奈何的心情我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。
在我的记忆里,从小,父母就教育我要勤快,要学着干活。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女孩子长大了要嫁人,若是到了婆家懒散不会干活的话就会被婆家看不起。所以,在母亲的“严加看管”下,我从小就习惯了天亮就起床,不睡懒觉的习惯。也是在母亲的“要想有饭吃,就必须勤快”的思想观念里,我10来岁就学会了做家务,洗衣、做饭、扫地等对我来说便是举手之劳了。母亲总是逼着我“成长”。学会了做家务,她马上又会教我如何干农活。虽然年幼,但母亲的命令,我只能服从。就这样,我比同龄的孩子“与众不同”了一些。少了玩过家家游戏的时间,手心里也就比他们多了些茧疤;少了些写作业的时间,所以学习总是比他们会刻苦一些;童年里少了几分欢笑,总是显得要“早熟”一些……当然,现在的我,并不责怪母亲,是母亲当年对我的严厉使得我懂得了如何独立,教会了我怎样生存下去。相反,我很感激母亲!
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(也就是小升初考后的暑假),母亲说不读书了,给我安排的任务是做家务加放牛,老家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,而且每家都养好几头。母亲眼里的家务活也并非就是烧点饭扫点地那么简单。家里还养了十多头猪,那时候养猪也不是用什么饲料,而是要到地里割草然后拌着粮食给猪吃。记得那时家里还种烤烟,犹如海宁养蚕一样,时间不长,但忙的时候很忙。烤烟种在地里,待烟叶有些发黄的时候将烟叶打回家,放在烟房里用煤炭火烘干,然后根据干烟叶的色黄度和瑕疵将烟叶分成几个等级,打包好再拿到专门收购烟叶的地方卖钱。一个礼拜左右一轮,直到每株烟树上都光秃秃的没有叶为止。那时候哥哥负责烤烟的管理和变卖。
那时候,我也差不多顶了家里一个劳力。有我在,妈妈可以将她平时干的一切活交给我,而她自己总是天亮出门,天黑才归来的忙碌。母亲布置给我的任务虽然繁重,但因为年幼,也少不了偷懒和贪玩的时候。常常会将活干到一半,跑去看哥哥分烟叶而忘记了给猪吃猪食,猪饿得乱叫然后逃出猪圈满山跑,总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十几头猪全部赶集起来关好。这个时候被母亲知道了,被训就甭提了,通常是被打屁股。
每次看哥哥打包烟叶时他总会对我说,如果这次的烟叶能卖到多少钱,他就去给菩萨放鞭炮。也好多次,见哥哥卖完烟叶回来就兴冲冲的去了寺庙,几分钟后就听见寺庙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,知道是哥哥的愿望实现了,看来菩萨真的很显灵。于是我琢磨着也去寺庙许许愿,让菩萨保佑我继续读书。可我不知道到了菩萨跟前怎么说。问哥哥他也不告诉我,他说告诉了别人就不显灵了。直到有次哥哥准备卖烟叶的时候去寺庙许愿时我找机会跟踪了去。
哥哥走大路,我从玉米林里穿梭。看见哥哥钻进了庙子,我赶紧躲到了寺庙的背后。我从墙壁的缝隙里偷看,哥哥先是朝菩萨一拜,然后对菩萨磕了个头,然后跪着开始点香点蜡烧纸钱。边烧纸钱边对菩萨说着烟叶能卖的价钱,如果卖到了就再去给菩萨放鞭炮,到过年再用一个猪头祭菩萨。一阵念念有词后又磕了一个头,然后起身一拜,离去。算是看得一清二楚了,许愿原来如此简单。看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,我心里如焚又很无奈也很无助。于是我开始挑日子去寺庙。
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响晴的日子,可谓艳阳高照。爸妈帮别人家干活去了,哥哥上街了,家里就我一个人。我三下五除二把活干好,自己连饭都顾不上吃,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香、蜡和纸钱。然后藏在衣服里焦急又躲躲藏藏的朝寺庙走去。
直接去寺庙的路是条大路,过往的人很多,人也都是村子里的人,一怕人家看见了不好意思;二怕他人告诉了父母,自己要被教训。只好从家后面的小山坡爬上去,再从半山腰穿过去,边走边回头看,时不时左看看右看看,生怕被人发现了我的踪迹。
好不容易到了寺庙跟前,因为寺庙在山坳处,又在大路边上,那又是一条乡亲们赶集的路,过往的人不管从哪个方向的山坡翻上来,都总是喜欢在那里歇上一会。一群赶集回来的人,背筐撂一边,大家坐在地上,边抽烟边聊天。真是倒霉,我只好钻进玉米丛林等他们消失。
等了好久他们才吹嘘完,起身离去。看看四周没人,我赶紧钻进庙子。学着哥哥的样子对着菩萨一拜,一拜还没有拜好,我想哥哥拜一拜菩萨都那么显灵,那我多拜几下菩萨是不会更灵验呢?心想。于是我朝着菩萨拜了好几拜。然后又磕了几个头,正准备点香,又有人来了,我纵身一跃跳进庙前的玉米林里。
又等了好久,两个女人才背起背筐起身,走到寺庙前转过身对着菩萨做了两个“一”才离去。过路的人都要拜,看来这菩萨真的很灵,我心里想着,赶紧钻进庙里,继续点香。把香蜡都点好了,准备烧纸钱。我端端正正的跪在菩萨面前,点燃一张纸钱正准备跟菩萨说话,从另一边走路的脚步声已经很近了,躲是躲不出去了,怎么办?抬头看看三墩菩萨,中间那墩比较大,于是我小心翼翼的躲到了菩萨背后。
是村里不远的一个婆婆,背着背筐准备上山干活的样子。她走到庙前朝里看了看正在燃烧的香和蜡,“谁才刚刚烧的香?”婆婆自言自语。然后也对着庙里的菩萨一拜。我心嘣咚嘣咚的跳着,吓出了一身冷汗,心想老人家可别拜我呀,我受不起……,婆婆拜好后转身去了山上。看见婆婆背过山坡看不见寺庙了,我才钻出来继续烧纸。
我学着哥哥的样子一张一张的撕纸钱来烧,边烧边吞吞吐吐,很紧张的对菩萨说:要是您老人家能保佑我继续读书的话,我放假了来跟你放火炮(鞭炮),买多少多少纸钱来烧给你。说完又给菩萨磕了三个头,起身拜了三拜,然后急匆匆的离开。
其实那不是什么寺庙,就是村民们捐的石灰、献的献瓦、出的出力,用石头搭起的巴掌大点屋子,再请人把石头刻成人脸一样就成了菩萨,里面搭个台阶将所谓的菩萨放在里面,任人们去拜去磕头。后来才明白:把所谓的菩萨安放在一个山坳里,是因为前后左右好远没有人家,人们赶集干活似乎都要经过那里,一个人走过那里总会感到有点冷清害怕,一害怕就想要菩萨保佑,于是就有了每个从那里经过的人都会拜一拜的习惯。拜的人多了,就好似菩萨真的会显灵。
眨眼功夫就到了开学的季节,在老师的劝说下,在亲戚的帮助下,父亲终于又让我继续读书了,我兴高采烈,也倍加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。当时脑子里闪过的念头就是:看来菩萨真的显灵了!我在心里默默的嘱咐自己,一定要攒点零用钱,等放了假去给菩萨放鞭炮烧纸钱。
学校是永远不会教导学生去信迷信的,不管是书本知识还是老师言传的做人道理等等都是围绕科学出发的。后来更深一层的学习,使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鬼神,有的只是人的心里作用,对什么拜菩萨许愿我完全没有了兴趣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渐渐的将我对菩萨的“誓言”淡忘了。诚然,那个假期,我没有去给菩萨放鞭炮烧纸钱。
后来中考完后,成绩也考得很不错,可是无论怎么样父母都说不让我读书了,他们认为,一个女孩子,在农村读完初中已经是“高高在上”了。那时,我猛然的想起了我对菩萨的诺言,我在想:是不是我没有兑现我的承诺,是菩萨要剥夺我的求学生涯……然而,我还是没有去寺庙还愿。在自以为比别人多读了点书,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能活下去的前提下,也是在父母想为自己包办婚姻的逼迫下,我选择了打工,选择了漂泊。就这样,我只身来到了海宁。
我在一家公司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,因为是一名普通的工人,用不到多少学校学的知识,那时候的我很茫然。然而,人生活的环境不同了,人的思想、意识以及心态等等的都会发生变化。当我看见公司那些白领们,有自己的休息日,上班相对自由的同时还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些自己的事,我心生羡慕,也感慨多读点书真是好!我越来越感到社会的发展得这样快,而竞争是那样的激烈,再看看自己知识是那样贫乏。于是我想,我要改变自己!首先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。可是怎么改变呢?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,于是我走进了电大。
转眼,在电大的日子整整两个年头了,我承认好多的书本知识我并没有完完全全的弄懂。也许是因为离开学校的时间太久了;或许是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,成人的学习总是比儿时要吃力一些;再加上工作、家庭等等的一些琐事杂事,学习更加的紧张了,但是在电大的日子我是受益匪浅的。
走进电大后我才有了今天的工作环境。工作环境变了,工作的内容也就变了,接触的人和事也就变了。受感染,人的思想、人的境界也随之的变了,所追求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。积极的心态总是能让人开心快乐的过好每一天,也总能让人看到生活的曙光,给人足够的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也是电大(的老师)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,不抱怨生活,不抱怨社会,不抱怨他人,社会是公平的,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,只要你有准备,就会有属于你自己的舞台。电大让我认识了更多的同学,好多的同学成了好朋友,闲暇的时候聊聊天,拉拉家常,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。总之,在电大的日子是丰富多彩的,是开心快乐,我会加倍珍惜在电大的时间。
走进电大的校园或者打开书本,时不时的我会想起我与菩萨的故事,当年拜菩萨的场景还在我脑海里清晰的浮现,而我总是淡淡的一笑,笑自己儿时的无知与愚昧,也笑自己当年想读书的热切期望。如今,有了电大这个平台,上大学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!
2011.10.25